咨询热线: 0833-2276293

电话:0833-2276293

邮箱:keyb@lsnu.edu.cn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滨河路778号弘毅楼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正文

上一条:(7月15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方干旱半干旱与南方红黄壤等中低产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22年度部省联动项目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开展四川省2022年度文旅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的通知

(7月8日)2022年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川统计发展专项课题”申报通知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8日 08:45   阅读次数:


782022年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川统计发展专项课题”申报通知

 

校内各单位:

  《2022年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川统计发展专项课题”申报指南》(以下简称《申报指南》见附件,现将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四川经济社会和统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推动我省统计学科建设,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二、课题管理和要求

  “四川统计发展专项课题”为省级项目,面向全省公开申报,其管理和结项参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完成时间1年(从立项之日起),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本次申报项目类别为一般项目,每项资助金额1.5万元。

  本次课题申报以《申报指南》为参考,也可自拟题目。申报课题要充分反映本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新进展,立足学科前沿,倡导原创性和开拓性研究,避免低水平重复。鼓励统计学科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鼓励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课题申报单位应加强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审核,保证申报质量。申报课题由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省社科规划办公室联合组织专家评审后立项。

  课题立项后,课题组要及时将最新、最有价值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报送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成果专报》稿件1篇以上。

  三、申报条件

  申请人需具备以下条件:

  1.申请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遵守省社科规划项目有关管理规定。

  2.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专业技术职称或处级以上(含处级)行政职务,或已取得博士学位。实际工作部门从事统计工作的可适当放宽。

  3.在研(2022年7月11日前未提交结项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请。

  4.曾经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规划项目被终止未满3年或撤项未满5年的不得申请。

  项目责任单位须具备: 申请人所在单位须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

  四、课题申报方式

  本专项课题使用网上申报方式。申请人登录四川省社科联官网进入规划项目管理系统进行申报。申报流程:①使用真实信息进行注册(如已注册直接使用已有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②进入专项项目管理申报→③阅读上传申报文件说明→④下载申请书→⑤填写申请书并保存(可离线填写,填写完成后务必在申请书首页点击“检查填报内容并保护文档”按钮,a.在基本信息专项分类下拉列表中请务必选择“统计专项”,  b.在基本信息申报指南编号中请严格按照《申报指南》中的序号填写,c.在初级审核单位下拉列表中请务必选择本人工作单位,如列表中没有本人工作单位请选择省规划办,d.本次申报不需填报活页)→⑥上传申请书(本次申报不需上传活页,上传后如需修改,请直接修改后在申报截止日期前点击“重传申请书”上传)→⑦打印申报书→⑧在封面右上角“项目编号”栏填写项目编号(项目编号请申请书上传成功后在管理系统“专项项目管理”-“申报管理”页面的“已申报项目列表”查看)。

   报送材料包括:审查合格的申请书(纸质材料)一式4份(含原件一份)。申请书用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申请书封面“项目编号”请务必按照规范填写。

  五、申报时间

本项目系统申报截止时间2022年7月817:00逾期不予受理。请各单位在此之前对本单位所申报的材料进行审核确定。

 未尽事宜请联系科研部

      联系人:朱老师; 联系电话:0833-2276283,工作地址:弘毅楼3

 

附件

2022年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统计发展专项课题”选题指南

  一、统计监督

  1.统计监督理论方法探索研究;

  2.统计监督与其他监督协同配合机制研究;

  3.依法独立履行统计监测评价职能研究;

  4.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统计监督研究。

  二、方法制度

  5.市县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制度、体系研究;

  6.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统计监测方法研究;

  7.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统计分算核算研究;

  8.生态经济统计分类标准、调查制度、核算方法研究;

  9.完善数字经济统计核算方法研究;

  10.数据资产统计分类标准、调查制度、核算方法研究;

  11.文旅融合统计方法制度研究;

  12.部门单位信息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13.大数据在统计中的应用研究。

  三、统计监测

  14.四川共同富裕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15.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研究;

  16.四川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测度研究;

  17.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统计监测研究;

  18.四川科技创新统计监测研究;

  19.四川人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四川生育形势统计监测研究;

  21.四川省级新区统计监测研究;

  22.川渝毗邻地区统计监测研究。

  四、专题研究

  23.中等收入群体测度研究;

  24.四川共同富裕主要目标和实现路径研究;

  25.知识产权产品投资统计研究;

  26.四川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变动问题研究;

  27.“双碳”目标下四川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

  28.数据要素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9.新冠肺炎疫情对四川经济影响研究;

  30.统计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机制研究;

  31.四川“东数西算”潜力发展研究;

  32.数字经济背景下城乡消费差异分析;

  33.新零售视角下四川网络零售业与全国发展差异研究。

  五、其他相关研究

  对统计理论发展和统计工作实践有重大意义的其他选题。以上列示的选题方向,申请人可根据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基础选择申报,具体题目可自行拟定。申请人也可自行拟题,但提倡项目研究内容与统计工作紧密结合,避免研究题目与内容过宽过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