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833-2276293

电话:0833-2276293

邮箱:keyb@lsnu.edu.cn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滨河路778号弘毅楼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正文

上一条:我校与西南大学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 下一条:副校长杜学元率队赴电子科大和西南科大洽谈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校际合作事宜

我校与汶川县签署县校合作协议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31日 00:00   阅读次数:

拓宽合作领域,加大合作力度

我校与汶川县签署县校合作协议

5月17日,我校与汶川县人民政府在汶川县水磨镇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阿坝州委常委、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伍江,副县长任祥道,县政协副主席葛定全与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罗大玉,党委副书记杨胜宽、陈立志,副校长谢相勋、罗国荣、任学锋、张元勤、陈晓春、杜学元出席了签字仪式。学校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汶川县教育局、旅游局、农业局、林业局、水磨镇相关负责人共同见证了签字仪式。签字仪式由汶川县副县长任祥道主持。

刚下车,罗大玉一行就受到了来自水磨镇人民的热忱欢迎,献哈达、送羌红,热情的水磨镇人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我校长期以来对口支援汶川教育重建表达了感恩之情和感谢之心。

在签字仪式上,阿坝州委常委、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热忱欢迎罗大玉一行的到来。他说,在汶川恢复重建的关键时刻,乐山师范学院对汶川教育的对口支援是对灾区人民给予的最大关心、最大关怀和最大帮助,谭辉旭书记、罗大玉校长多次来到汶川实地考察,了解灾后重建情况,汶川县和乐山师院在三年的重建时间里也多次开展各层面的合作,并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从汶川教师培训到顶岗支教实习,从心理康复治疗到学生灾区社会实践,从旅游规划合作到旅游节双语志愿者导游,乐山师范学院全面细致的帮助让汶川人民体会到了一股浓浓的温暖之情,汶川将怀着这颗感恩的心去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也将常怀这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

听了青理东书记发自肺腑的感言,党委副书记杨胜宽感概地说,三年的时间让曾经山河破碎的汶川焕发新颜,四周美丽的建筑和人们对生活充满的信心和希望展现了四川人民以艰苦奋斗的精神重建家园、重振河山的灾后重建精神,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在过去的两年多合作时间里,我们通过教师培训、教育合作以及旅游管理方面开展的合作成了很好的朋友,今天与汶川县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就是进一步探讨和决定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双方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如何深化合作,更好地实现灾后援建的目的。

随后,在双方的共同见证下,党委副书记、校长罗大玉与汶川县副县长任祥道共同签署了《乐山师范学院、汶川县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协议书》;党委副书记、校长罗大玉与汶川县教育局签署了《2011年教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今后将在教育、旅游、经济、农业和林业等领域进一步拓宽合作,加大合作力度。如深入开展教师与校长培训、建设学生实习基地、开展顶岗支教工作、开展干部培训、开展汶川县旅游资源规划开发及旅游人才培养、建立农产品深加工研发中心等。

随后,在青理东的陪同下,罗大玉一行先后参观了汶川县水磨镇、三江乡、映秀镇的灾后重建及阿坝师专异地重建。在水磨镇,罗大玉详细了解了水磨镇的旅游产业规划,实地考察了水磨镇禅寿老街、三江乡游客中心、明月湖、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等地。在漩口中学地震遗址,罗大玉一行手捧菊花,深切悼念震罹难同胞,遇难烈士。党委副书记杨胜宽说,在灾后重建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我们组织领导干部到汶川考察学习,亲身感受灾后重建的取得巨大成果,一是要学习灾后重建的伟大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去;二是要学习汶川人民化悲痛为力量、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坚强生活态度;三是在学习中感受国家的强大和祖国的骄傲,并把这种爱国之情发挥到岗位上,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胜宽感慨地说,震后他多次来到汶川考察,每一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这里的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对生活也越来越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三年的灾后重建让我们今天看到了一个美丽的汶川,更让我们感觉到身上责任的重大;物质上的重建是迅速的,但精神上的重建依然任重道远,我们与汶川县开展的一系列灾后心理康复培训和教师教育培训都是希望在精神上不断地去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心灵家园。

参加考察学习活动的政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唐淮、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古城、学工部部长李同果都表示多次来到汶川都能看到这里的巨大变化,汶川依然美丽,这里的群众精神振奋,这里的干部信心十足,这里充满了希望,这里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体现的党和国家的关怀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文字图片来源:党委宣传部

关闭